蒙古包內部主要活動區域有限,日常休息活動方式單一。圍爐而坐,圍爐而息。目前雖內部格局有所改變但活動方式仍未有更多改變。
蒙古包的座位大體來說,分為東、西、南、北、中五面,兩邊為上,東邊為下,北面為上門口為下。家中的男性,按照輩分高低,年齡人小,在西面由北向南排座,東面的女人以此類推。除此外以位于天窗的東西走向的橫木為界線,火撐南面為神圣場所,置放日常生活和生產的工具器物,北方則為神圣場所,專門用來供佛拜祖,年長者應在正北神位區或西方,年幼者則必須位于年長者的下方(南方),兩只之間界線分明。北方喚作金地,為一家之主的座位,也是他的專利,是一種家族權利的象征,即使自己的子弟,也不能坐于正北。這一形式現在也如此,正北方向位置為主人座位,父親若年是以高,將家里的權利交給成家的兒子,才可把這里讓給他坐。蒙古包門口一般不坐人,若人多可讓自家或孩子們暫時坐在那里。
若有客人做客于蒙古包內,座次與家里人相同,男性坐于西面,女性坐于東面,較古時的傳統相比如今的蒙古包內部座次的排列并未有太多講究,包內也少有人家供奉佛龕,家中多老人者佛龕可見,年輕人供佛龕者已不多見,空間劃分來說也未有更多因素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