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木門出現以前,氈門就是蒙古包的大門。它重量輕、易折疊,非常適合游牧的需要。木門出現以后,氈門搖身一變,成了掛在外面的門簾,一來可以擋風,二來能起到裝飾的作用。
氈門是長方形的,長寬根據門框的尺寸而定。由于需要經常掀開,所以要用質量上好的羊毛搟制,并把多層納在一起才行。在今天,氈門的藝術價值要大于它的實用價值。蒙古包的各種毛氈制品里,數氈門的裝飾最為華麗。要做一個好的氈門,婦女至少得花個把月的工夫。因為他們清楚,掛在自家門口的可不只是一個簡單的門簾。它代表了這家女主人的聰明才智,更關乎整個家庭的面子。
氈門的圖案布局有一定之規,紋樣的選擇和色彩的搭配也有不少講究。有些人家還會在頂氈和氈門的縫隙處掛一塊門頭氈。它與氈門同寬,長度一尺有余。除了同樣飾以漂亮的花紋之外,有些門頭氈還被裁剪成了弧形、如意形等式樣,非常別致和美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