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自古以來就以能歌善舞著稱。蒙古族人善于用舞蹈淋漓盡致地表現牧人的生活,表達牧人的美好情感,有了高興事就要跳舞。蒙古族舞蹈最鮮明的特點,就是節奏明快,表現了他們開朗豁達的性格和豪放英武的氣質,具有強烈的民族特色。說蒙古族是以歌舞為伴的民族一點都不為過。
蒙古族民間舞蹈中還有大量反映其游牧勞動和社會生活的舞蹈,如《鷹舞》、《天鵝舞》、《食火雞舞》、《山羊舞》、《海青拿天鵝舞》等,都是民間喜聞樂見的傳統歌舞節目。流行至今的民間《安代舞》,更是家喻戶曉。《安代舞》的舞蹈特色是踏地為節而舞,舞者左手叉腰,右手在胸前上下甩動彩巾,邊歌邊舞;集體表演時隊形呈圓形,舞者雙手各執一彩巾,一人領唱,眾人相和,歌詞多為即興編出,音樂節奏鮮明,舞姿熱情奔放。
蒙古族舞蹈所具有的體態特征以及所帶給人的美的感受,是蒙古族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形成的諸多文化現象的集中體現,也是蒙古族的舞蹈風格及特點形成的根基。蒙古族舞蹈不僅是蒙古族人民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也是表達民族思想情感最有力的“形象語言”。我們要認真研究和學習,使其在新時代更好地發揮舞蹈藝術的獨特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