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發布人:
發布時間:2017-01-04
閱讀次數: 212
出了金銀灘帳房城,我們被朋友的海晏的親戚領到了附近的另一片草原,鉆進了一個蒙古包。生平第一次與蒙古包貼得這么近。

作為游牧民族,蒙古族“逐水草而居,在長期的勞動時間中,他們非常富有智慧地創建了隨時都可拆搭的輕便、保曖、適合于游牧生活的具有民族風格的被俗稱為"蒙古包"的住宅。我們進入的這個蒙古包,從陳設看,電視、DVD、音響設備一應俱全,顯然是一個已經比較有現代氣息的"家'了。

但細細看來,這個還真是一個老式的典型調的蒙古包.頂上有包頂,包頂中間有天窗,周圍是用皮條穿成的木條網做成的側壁,據主人講,因為蒙古包是需要經常搬運的,加上蒙古包的高低大小還要根據需要調整,為了抗損壞,所以材料的要求是比較高的,木條選用的是堅硬的柳木等,皮條也是選用駝皮等柔韌性比較強的.抓住側壁推搖,還真的很牢固的,我們無法推測它的歷史年輪。

只有從這個楊木做成的門上,我們能夠讀出一些年輪留下的滄桑,甚至能對這個經年的蒙古包曾經發生的故事產生一些比較具體的聯想。主人在門外掛了厚厚的門簾,我們開玩笑說,現在可以把門卸了吧?主人半真半假的說,門簾攔不住草原的狼啊!


門的左側,掛著一條顯然有些年代了的鞭子,好奇的我在征得主人同意后,取下來把玩了一通。主人告訴我,是鹿皮做的,蒙古包,而且掛鞭子的位置也有講究,必須在進門的左側,那樣吉利。

借主人的蒙古帽子,和蒙古包還有草原合個影吧.

這條其實很兇猛的藏狗,在主人醒著的時候,它在抓緊休息呢,就像不會休息的人不會工作一樣,不會休息的狗也一定不會工作,看來,這是一條有頭腦的狗。

主人家的小孩很好奇地看著我們,我們試圖和他交流一下,但他只會蒙語,還不會漢語,他父親說,孩子快上學了,上了學就能學說漢語了。

飄香的奶茶和油香。


主人端上新鮮的炒面、曲拉和酥油,我們自己動手,拌了一碗酥油炒面,就著奶茶吃下,感覺味道很不錯。

大杯的青稞美酒,也確實需要足夠的勇氣和酒力才能領略的。

炒面和酥油及葡萄等做成的食物,有點像海東農村的油澆團.味道很不錯,蒙古包廠家,就是有點擔心吃多了,消化會有點困難,沒敢多吃。
肥美的手抓羊肉,典型的開鍋羊肉,吃起來脆而香,非常適合年輕人的口味,吃厭了飯館里為了保持斤兩用水泡夠了的羊肉,在這里,就感覺肚子太小了。

主人自制的牦牛酸奶.濃度很高,酸度很高,那可真是貨真價實的"酸奶",可以幫助消化,可以養胃。坐在返回的車上,我還在回味那"酸酸甜甜就是我"的牦牛酸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