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傳統蒙古包的研究,需對前人的有關研究成果與現有的研究現狀進行系統的梳理, 了解,找到課題的研究視角與背錄依據。通過對資料的翻閱梳理,國外對蒙古包的研 究資料較少,國內對于蒙古包文化的研究較為系統,眾多學者專家出版了對其的詳細 學術著作,全面介紹了傳統蒙古包的結構、裝飾等內容。其中主要代表著作,例如:
1.郭雨橋著的《細說蒙古包》一書,以詳盡的圖解以及文字說明了蒙古包的整體構造 方式、材料、制作工藝以及從風俗文化的角度闡述了蒙古包建筑的民族文化。
2.張馭資林北鐘著的《內蒙古古建筑》將存在于內蒙古區域中古建筑的類別、形式 進行了系統的歸納,講述。
3.《中國民居建筑》、《詩意棲居:中國傳統民居的文化解讀》、《中國民居研究》等書籍都有以從蒙古包的整體構造搭建形式、選用的材料、以及蒙古民族特有的風俗 文化為視角進行說明,思考。
多篇學術論文也將蒙古包的文化、搭建形式、構件材料等等做了較深的理論研究。 例如,碩士學位論文《蒙古包創新設計研究》,將原有蒙古包結構、材料進行再設計 應用,將原有木質材料轉換為金屬,并將其創新設計應用于旅游商用設計中;《內蒙古地區蒙古族氈帳建筑裝飾藝術》、《傳統蒙古族建筑元素在現代類蒙古包設計中的 體現》、《傳統蒙古包木結構研究-傳統紫古包木構件及拆裝特征研究》、《蒙古包的結構和空間文化的內涵》等等學術論文,從蒙古包的結構、內部空間文化、內部裝飾特征、材料等方面不同的進行解讀與轉換應用。通過對論文的理論性思考查閱,多數論文對于傳統蒙古包的研究,將視角放置于內部空間環境的闡述以及對蒙古包的建筑 形式的轉換利用,裝飾符號在室內設計中的體現以及蒙古包的形式優點進行分析總結,通過對文獻資料的査閱,發現缺少對傳統蒙古包內部空間存有的隱性問題進行分析歸 納,例蒙古包建筑中的采光,防潮,通風,衛生,室內空間隱私性問題等等一直沒有 更完善的解決方法或完善方式,另一方面隨之現代經濟的發展,國家政策的出臺,以及蒙古包建筑一直存在的種種弊端,導致蒙古包建筑漸漸退出人們的視界,如何將蒙古包建筑繼續保留下去是現存的一個敏感問題。
對于蒙古包整體的改進現狀,很多新材料應用在蒙古包的制作上,例如復合板蒙 古包、輕鋼骨架蒙古包以及在研制的充氣蒙古包和橡膠、塑料等其他輕質材料制作的蒙古包,但大多將其應用在現代商業,旅游業中,忽略游牧民族真正的使用需求及存在的現實問題。